- 基本字义介绍
- “视”的繁体字。
- 看、見。如:“凝視”、“注視”。唐•杜甫《彭衙行》:“從此出妻拏,相視涕闌干。”
- 察看、觀察。如:“視察”、“巡視”。《論語•為政》:“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?”《管子•四時》:“令有時,無時則必視,順天之所以來。”
- 看待、對待。如:“忽視”、“仇視”、“一視同仁”、“視如己出”。《孟子•離婁下》:“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。”
- 辦理、治理。如:“就職視事”。《史記•卷五•秦本紀》:“韓王衰絰入弔祠,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,視喪事。”
- 顯示、表示。通“示”。《詩經•小雅•鹿鳴》:“視民不恌,君子是則是傚。”《漢書•卷三十一•陳勝項籍傳》:“已渡,皆湛舡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視士必死,無還心。”
- 比較、比擬。《孟子•萬章下》:“大夫受地視伯,元士受地視子男。”孫文《黃花岡烈士事略序》:“環顧國內,賊氛方熾,杌隉之象,視清季有加。”
- 效法。《書經•太甲中》:“王懋乃德,視乃厥祖,無時豫怠。”《孔安國傳》:“言當勉修其德,法視其祖而行之,無為是逸豫怠惰。”
- 眼力。唐•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,而髮蒼蒼。”
- 各地方言集汇
- 粤语:si6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sii5[客英字典]shi5[海陆丰腔]shi6[陆丰腔]shi5[沙头角腔]si5[梅县腔]she5shi3[东莞腔]si5[宝安腔]si5[客语拼音字汇]si4
- 潮州话:si6si7(sĭsī)<旧读>si3(sì)
- 《康熙字典》
- 《酉集上》《見字部》 ·視 ·康熙筆画:12 ·部外筆画:5
- 〔古文〕����眡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眎����《集韻》時利切《韻會》是義切《正韻》時吏切,����音嗜。《說文》瞻也。《博雅》明也。《易·履卦》視履考祥。《書·大甲》視遠惟明。 又《字彙》看待也。《左傳·成三年》鄭賈人如晉,荀罃善視之。 又《博雅》效也。《書·大甲》視乃厥祖。《疏》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。 又《小爾雅》比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七年》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,曰:視邾滕。《註》欲比小國。《禮·檀弓》公室視豐����。《疏》言視者不正,相當比擬之辭也。 又猶納也。《禮·坊記》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,則不視其饋。《註》不視,猶不納也。 又猶敎也。《儀禮·鄕射禮》命釋獲者設中,遂視之。《註》視之,當敎之。 又《釋名》視,是也,察是非也。 又《禮·曲禮》兔曰明視。《疏》兔肥,則目開而視明也。又《儀禮·士虞禮》明齊溲酒。《鄭註》明齊,當爲明視,兔腊也。 又《山海經》狄山有視肉。《註》聚肉,形如牛肝,有兩目也。食之無盡,尋復更生如故。 又山水名。《山海經》帝囷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。《又》葴山,視水出焉。《註》或曰視宜爲瀙。瀙水今在南陽。 又人名。《陶潛·羣輔錄》伏羲六佐,其一曰視默,主災惡。 又姓,見《姓苑》。 又通作示。《詩·小雅》視民不恌。《箋》視,古示字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視項羽無東意。《史記》作示。《師古註》漢書多以視爲示,古字通用。 又《廣韻》承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善旨切《正韻》善指切,����嗜上聲。義同。 又《玉篇》看也。《書·洪範》五事,二曰視。《疏》視,常止反。 又《詩·小雅》小人所視。叶上矢履。
- 说文解字
- 《卷八》《見部》 ·視
- 瞻也。从見示。����,古文視。眡,亦古文視。神至切
-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- 瞻也。目部曰。瞻、臨視也。視不必皆臨。則瞻與視小別矣。渾言不別也。引伸之義、凡我所爲使人見之亦曰視。士昏禮。視諸衿鞶。注曰。視乃正字。今文作示。俗誤行之。曲禮。童子常視母誑。注曰。視今之示字。小雅。視民不恌。箋云。視古示字也。按此三注一也。古作視。漢人作示。是爲古今字。示下曰。天����象見吉凶、所以示人也。許書當本作視人。以㬪韵爲訓。經淺人改之耳。从見。示聲。大徐無聲字。神至切。十五部。
- English
- look at, inspect, observe, see
2010-2024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