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基本字义介绍
-  脖子、颈。
- 各地方言集汇
- 粤语:dau6
-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teu6[客英字典]teu5[台湾四县腔]teu5[梅县腔]teu5[客语拼音字汇]teu4
 
- 详细解释
- 〈名〉 -   (形声。从肉,豆声。本义:脖子)
-   同本义 [neck]。又如:脰鸣(用颈项鸣叫)
-   “脰”假借为“头”,头颅 [head]- 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,买五人之脰而函之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 
-   咽喉 [throat]-  咽,咽物也,…青、 徐谓之脰,物投其中,受而下之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形体》
 
 
- 《康熙字典》
- 《未集下》《肉字部》 ·脰 ·康熙筆画:13 ·部外筆画:7
- 《唐韻》徒���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大透切,����音豆。《說文》項也。《玉篇》頸也。《博雅》脰,項也。《左傳·襄十八年》兩矢夾脰。《註》脰,頸也。《史記·田單傳》自奮絕脰而死。《註》脰,頸。齊語也。 又脰鳴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》以脰鳴者。《註》脰鳴,鼃黽屬。 又鳥名。《爾雅·釋鳥》燕白脰烏。《疏》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。燕烏,白脰烏也。 又《博雅》脰,錯也。《又》饌也。 又《韻補》叶音覩。《柳宗元·牛賦》牟肰而鳴,黃鍾滿脰。抵觸隆曦,日耕百畝。畝音姥。 又叶音渡。《揚雄·羽獵賦》角搶題注,䠞竦讋怖。魂亡魄失,觸輻關脰。
 
- 说文解字
- English
- the neck
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2010-2025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