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焉的写法
拼音:
yān
注音:
ㄧㄢ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7
总笔画数:
11
五笔86/98:
GHGO
仓颉:
MYLF
郑码:
AIZU
电码:
8696
笔顺编号:
12121154444
四角号码:
10327
UNICODE:
7109
区位码:
4941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:心不在~。不复出~。
  • 乃,才:必知乱之所自起,~能治之。
  • 文言疑问词,怎么,哪儿:且~置土石?
  • 文言助词:又何戚~。
  • 英汉互译
    here, how, why
   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jin1jin4
    •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jen2[客语拼音字汇]yan1[海陆丰腔]ren2[梅县腔]jan1jan2[陆丰腔]jan3jan1[宝安腔]jen2jen1[客英字典]jen2[东莞腔]jen2
    • 潮州话:iang7(iāng)iang1(iang)[潮州]iêng7iêng1
    详细解释
    • yān

    〈名〉

    1. 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像鸟形。本义:焉鸟)
    2. 鸟名 [a kind of bird]
      1. 旦,北而徂山之曲,乃见苍翠一林,其中则楮烟墨宇,椒枥坎地,群焉胙充,飞而不举。——唐· 黄滔《唐城客梦》
    3. 通“颜”( yán)。额 [forehead]
      1. 身长七尺,面长三尺,焉广三寸,鼻目耳具,而名动天下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。高亨云:“焉,盖颜之借字。”
    汉字词性变化
    • yān

    〈代〉

    1. 表示指示,相当于“之” [it]
      1. 草木无知,叩焉何益?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    2. 又如:心不在焉
    3. 哪里或那里 [where]
      1. 且焉置土石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      2. 富者不能至,而贫者至焉。(焉,代词,那里,指南海。)——清· 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    4. 什么 [what]
      1.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、无故富贵、面目美好者,焉故必知哉?——《墨子》
    5. 怎么 [which]
      1. 食其禄,焉避其难?——《三国志》
    6. 兼有介词“于”加代词“此”的语法功能,相当于“于是”、“于此” [so]
      1. 二陵焉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      2. 不择事而问焉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      3. 伏焉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    • yān

    〈副〉

    1. 如何 [how]表示承接上文,得出结论。如:焉能;焉得;焉敢;焉知;焉用
    2. 于是,就,乃,则 [then]。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
      1. 始皇巡 陇西、 北地,出 鸡头山,过 回中,焉作信宫 渭南。——《史记》
    3. 又如:焉始乘舟
    • yān

    <连>于是 [then]。表示前后承接,古代汉语中多与“乃”连用

      1. 西王母为王谣,王和之,其辞哀。焉乃观日之出入,一日行万里。——《列子》
    • yān

    〈助〉

    1. 表示结构,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,相当于“之”,“是” [be]
      1. 今王播弃黎老,而孩童焉比谋。——《国语》
    2. 后缀,表示状态,用于形容词、副词之后,相当于“然”、“样子”
      1. 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。——《书·秦誓》
    • yān

    <语>

    1.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,相当于“啊” [ho]
      1.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, 三王之仁焉而死…——《史记》
    2. 用于句尾,表示陈述或肯定,相当于“矣”、“呢”
      1. 及至秦之季世,焚《诗》《书》,坑术士,六艺从此缺焉。——《史记》
    3. 用于句尾,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乎”、“吗”
      1. 嗟行之人,胡不比焉?——《诗·唐风》
    4. 用于句尾,表示感叹,相当于“呢”、“啊”
      1. 使其中无可欲者,虽无石椁,又何戚焉?——《史记》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巳集中》《火字部》 ·焉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7
    • 《廣韻》於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虔切《正韻》因肩切,����音嫣。《說文》焉鳥,黃色。出於江淮。象形。《廣韻》鳥雜色。《禽經》黃鳳謂之焉。 又《玉篇》安也,疑也。《廣韻》何也。《詩·衞風》焉得諼草。言樹之背。 又《史記·歷書》太初元年,歲名焉逢。《註》索隱曰。漢書作閼逢。 又山名。《史記·匈奴傳》過焉支山。 又國名。《前漢·西域傳》焉耆國,治員渠城。 又《唐韻》有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尤虔切《正韻》夷然切,����音䗡。《玉篇》語巳之辭也是也。《易·坤卦》爲其嫌于無陽也,故稱龍焉。 又《廣韻》語助。《詩·邶風》已焉哉。又《鄘風》終焉允臧。 又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天子焉始乗舟,薦鮪子寢廟。《註》焉,猶於也。 又《正韻》延知切,音夷。《周禮·秋官·行夫》焉使則介。之《釋文》焉,劉音夷。《註》夷使使於四夷,則行夫主爲之介。一謂夷發聲。◎按周禮本作焉,而註直攺作夷,是焉。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。《正字通》云:周禮焉字,連上句讀,居于其國,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,使則介之。焉,語助也。當如字讀。讀作夷,非。《正字通》之說,於文義極順。但二鄭作夷,必非無據,今仍之。又《廣韻》謁言切《集韻》依言切,����音蔫。《廣韻》安也。又不言也。 又叶於堇切。《劉向·列女贊》齊女徐吾,念績獨貧。夜托燭明,李吾絕焉。《讀書通》焉通作案。禮三年問:焉使倍之。荀子禮論篇作,案使倍之。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,皆係方言,不與焉通,讀書通非。說文焉鳥之焉,徐鉉作有乾切,讀若䗡。韻會因之。今从玉篇、廣韻讀嫣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四》《烏部》 ·焉
    • 焉鳥,黃色,出於江淮。象形。凡字:朋者,羽蟲之屬;烏者,日中之禽;舄者,知太歲之所在;燕者,請子之����,作巢避戊己。所䝿者故皆象形。焉亦是也。有乾切

  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  • 焉鳥、逗。黃色。出於江淮。今未審何鳥也。自借爲詞助而本義廢矣。古多用焉爲發聲。訓爲於。亦訓爲於是。如周禮焉使則介之。晉語焉作爰田、焉作州兵。左傳晉鄭焉依、裔焉大國。公羊傳焉爾、焉門者、焉閨者。吕覽、淮南焉始乗舟。三年問焉爲之立中制節、焉使倍之、焉使不及也。招䰟巫陽焉乃下招。象形。有乾切。十四部。凡字、朋者羽蟲之長。烏者日中之禽。淮南書曰。日中有踆烏。靈憲曰。日陽精之宗。積而成烏。烏有三趾。陽之類故數奇。舄者知大歲之所在。淮南書曰。蟄蟲鵲巢。皆向天一。按天一謂太陰所建也。博物志曰。鵲背太歲。然則鵲巢開戸。向天一而背歲。燕者請子之����。見乙部。作巢避戊己。亦見博物志。陸氏佃、羅氏願皆曰。燕之來去皆避社。又戊己日不取土。所貴者故皆象形。鳥多矣。非所貴皆爲形聲字。今字作鳳、作䧿、作鵲、作鳦、作鷰。則惟烏、焉不改焉。焉亦是也。焉亦象形。必有可貴者也。按烏、舄、焉皆可入鳥部。云從鳥省。不爾者、貴之也。貴燕故旣有燕部。又有乙部。朋何以不別爲部也。冠於羣鳥之首矣。故傅諸小篆也。
    English
    thereupon, then; how? why? where?

    2010-2025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