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亳的写法
拼音:
注音:
ㄅㄛˊ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8
总笔画数:
10
五笔86/98:
YPTA
仓颉:
YRBP
郑码:
SJMH
电码:
0082
笔顺编号:
4125145315
四角号码:
00714
UNICODE:
4EB3
区位码:
5781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〔~州〕地名,在安徽省。
  •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bok3
    •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bok7pok8[客英字典]bok7[宝安腔]bok7pok8[客语拼音字汇]pog6[海陆丰腔]bok7pok8
    • 潮州话:波安4(北),bag4(pak)
    详细解释

    〈名〉

    1. 古都邑名 [Bo capital]。商汤的都城。相传有三处
    2. 谷熟为南亳,汤都,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
    3. 蒙为北亳,汤受命为盟主之处,在今河南偃师县西
    4. 偃师为西亳,传说汤攻夏时所居
    5. 县名(亳县,在安徽)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子集上》《亠字部》 ·亳 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8
    • 《唐韻》旁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白各切,����音泊。商湯所都。契封商,湯始居亳。皇甫謐曰:梁國有三亳。南亳在穀熟。卽湯都。北亳在蒙,卽景亳。湯所受命地偃師爲西亳,卽盤庚所徙。《通雅》宋州穀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。考城今有亳越,有大蒙,小蒙。章本淸云:湯遷南亳,卽歸德府。亳一作薄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古者湯以薄。《註》與亳同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山陽郡有薄縣。《註》湯居亳。《說文》亳,京兆杜陵亭名。則又一亳也。又《書·立政》三亳阪尹。《傳》與皇甫說同。孔安國云:亳人歸文王者三所,爲之立監,故爲三亳。 又《廣韻》亳,國名。春秋����地,漢爲沛之譙縣,晉爲南兗州,後周爲亳州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五》《高部》 ·亳
    • 京兆杜陵亭也。从高省,乇聲。㫄各切

    文四 重一


  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  • 京兆杜陵亭也。六國表。湯起于亳。徐廣曰。京兆杜縣有亳亭。錢氏大昕史記攷異曰。殷本紀。湯始居亳。皇甫謐曰。梁國榖熟爲南亳。湯所都也。立政三亳。皆非京兆之亳亭。秦本紀。寧公二年遣兵伐蕩社。三年與亳戰。亳王奔戎。遂滅蕩社。徐廣云。蕩一作湯。社一作杜。皇甫謐以爲亳號湯。西夷之國。又云。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。非殷也。封禪書于杜亳有三杜主之祠。葢京兆之亳。乃戎王號湯者之邑。徐廣以爲殷湯所起。其不然乎。然此篇稱作事者必於東南。收功實者常於西北。乃述禹興西羌、周始豐鎬、而及湯之起亳。則史公固以關中之亳系之湯矣。按許不言三亳、而獨言杜陵亳亭者。正爲其字从高。則以此亭當之也。然十里一亭者秦制。亳亭之名秦漢乃有之。亳之字固不起於亭也。以解字爲書。不得不有涉於皮傅者。从高省。乇聲。旁各切。五部。古亦借薄爲之。如禮記薄社北牖。
    English
    name of district in Anhui; capital of Yin

    2010-2024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