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郑的写法
拼音:
zhèng
注音:
ㄓㄥˋ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6
总笔画数:
8
五笔86/98:
UDBH
仓颉:
XTKNL
郑码:
UAGY
电码:
6774
笔顺编号:
43113452
四角号码:
87827
UNICODE:
90D1
区位码:
5403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:~人买履(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,不顾客观实际的人)。
  • 姓。
  •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zeng6
    •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chang6[宝安腔]cang3[客语拼音字汇]cang4[客英字典]chang5[台湾四县腔]cang5[陆丰腔]chang6[东莞腔]cang3[梅县腔]chang5
    • 潮州话:dên7(tēⁿ)dêng6(tẽng)
    详细解释

    鄭 zhèng〈名〉

    1. (形声。从邑,奠声。从邑,与地名、邦域有关。本义:周代诸侯国名,姬姓)
    2. 同本义 [Zheng state]
      1. 郑,京兆县, 周厉王子 友所封。从邑,奠声。 宗周之灭, 郑徙 缯洧之上,今 新郑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  2. 至于南郑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。此旧郑也。
      3. 郑穆公使视客馆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    3. 周西都畿内地。周宣王封季弟友(桓公)于此。在今陕西华县境。其后犬戎杀周幽王,桓公死之,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,武公迁居东都畿内,都新郑,即春秋之郑国。战国时为韩所灭。又如:郑声(郑国音乐);郑风(《诗》十五国风之一);郑国渠(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)
    4.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,后与所谓雅乐对举,指与雅乐相背的“淫邪之音” [wanton music]
      1. 改华服以就紫,变雅音而入郑。——《惟皇诫德赋》
    5. 又如:郑音(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,后多指俗乐)
    汉字词性变化

    鄭 zhèng〈形〉

    1. 郑重;慎重 [solemn]
      1. 郑,重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      2. 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
    2. 又如:郑重其事(对某件事持慎重、认真、严肃的态度)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酉集下》《邑字部》 ·鄭
  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����直正切,音㽀。國名。《釋名》鄭,町也,地多平町町然也。《正字通》鄭本西都畿內地,周宣王封其弟友,是爲鄭。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,其子武公,定平王于東都,因徙其封,施舊號于新邑,是爲新鄭。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。 又南鄭,縣名。今屬陝西漢中府,桓公封邑在畿內,爲西鄭,漢中在京兆之南,故稱南鄭以別之。《一統志》南鄭,古褒國附庸之邑。桓公歿,其民南奔居此,因曰南鄭。 又《廣韻》鄭重,殷勤之意。《前漢·王莽傳》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。 又姓。《集韻》鄭滅于韓,子孫因以國爲氏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六》《邑部》 ·鄭
    • 京兆縣。周厲王子友所封。从邑奠聲。宗周之滅,鄭徙潧洧之上,今新鄭是也。直正切

  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  • 京兆縣。二志同。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。周厲王子友所封。前志曰。周宣王弟鄭桓公邑。从邑。奠聲。直正切。十一部。宗周之滅。鄭徙潧洧之上。今新鄭是也。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。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。右雒左濟。前華後河。食溱洧焉。從其故名曰鄭。至漢爲河南郡新鄭。二志同。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。
    English
    state in today's Henan; surname

    2010-2024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