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束的写法
拼音:
shù
注音:
ㄕㄨˋ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3
总笔画数:
7
仓颉:
DL
郑码:
FJVV
电码:
2631
笔顺编号:
1251234
四角号码:
50906
UNICODE:
675F
区位码:
4288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捆住,系:~缚。~装(整理行装)。~发(fà)。~之高阁。~手无策。
  • 量词,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:~修(十条干肉,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,后指给老师的报酬)。
  •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:光~。电子~。
  • 控制,限制:~身。无拘无~。
  • 事情的结末:收~。结~。
  • 姓。
  • 英汉互译
    bind, bundle, colligate, faggot, fagot, reatrain, sheaf
   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cuk1
    •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suk7sok7cuk7[梅县腔]chuk7[海陆丰腔]suk7sok7chuk7[客英字典]chuk7suk7[陆丰腔]zo3[东莞腔]cuk7[沙头角腔]cuk7[客语拼音字汇]cug5sug5[宝安腔]cuk7
    详细解释
    • shù

    〈动〉

    1. (会意。从囗( weí)木。在木上加圈,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。本义:捆绑)
    2. 同本义 [bind;tie]
      1. 束,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  2. 束帛戋戋。——《易·贲》。子夏传:“五匹为束。”
      3. 束帛俪皮。——《仪礼·士冠礼》。注:“十端也。”
      4. 贿荀偃束锦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九年》
      5. 入束矢于朝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寇》
      6. 自行束脩以上。——《论语》
      7. 墙有茨,不可束也。——《诗·鄘风·墙有茨》
      8.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      9. 若业为吾所有,必高束焉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    3. 又如:束刃(捆扎兵器);束刍(捆成一束的干草);束戈卷甲(捆起兵器甲胄。谓缴械投降);束手(捆绑双手);束火,束炬(扎火把);束手束脚(捆住手脚。形容胆子小,顾虑多);束竹(捆成束的竹子);束杖(捆起来的刑具);束载(捆物装车)
    4. 约束;限制 [restrain;control]
      1. 强自取柱,柔自取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      2. 空名束壮士。——李白《留别广陵诸公》
    5. 又如:检束(检点约束);束累(约束牵累);束躬(约束自己,检点);束约(管束;控制);束持(约束持重);束制(约束克制)
    6. 收拾;整理 [arrange]
      1. 去者束装以待期,妻子鹤望而计日。——《三国志》注
    7. 又如:束甲(卷起盔甲,轻装急进。表示要决一死战);束箧(收拾行装);束兵秣马(整顿军队,喂饱战马,形容准备战斗);束囊(收拾行装);束担(收拾行李)
    8. 搁置 [lay on the shelf;leave aside;put on one side]
      1. 束书不观,游谈无根。——苏轼《李氏山房藏书记》
    9. [名]∶姓
    汉字词性变化
    • shù

    〈量〉

    1. 把,小捆 [bundle;bunch]
      1. 生刍(草)一束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
    2. 又如:一束花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辰集中》《木字部》 ·束 ·康熙筆画:7 ·部外筆画:3
    • 《唐韻》書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輸玉切《正韻》式竹切,����音㑛。《說文》縛也。徐曰:束薪也。《詩·周南》白茅純束。 又五疋爲束。《禮·雜記》納幣一束。 又五十矢爲束。《詩·周頌》束矢其搜。 又脯十脡曰束。《穀梁傳·隱元年》束脩之肉,不行境中。 又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束州,趙地。又姓。《統譜》望出南陽,漢疏廣後,避難改爲束。 又《韻會》春遇切《周禮·註疏》詩注切,����音戍。約也。《周禮·司約註》言語之約束。約音要。《史記·漢高紀》待諸侯至,定要束耳。 又叶所律切,音率。《蔡邕·筆賦》削文竹以爲管,如桼絲之纏束。形條搏以直端,染元黃以定色。 从木从口,與朿別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六》《束部》 ·束
    • 縛也。从囗木。凡束之屬皆从束。書玉切
    English
    bind, control, restrain; bale

    2010-2025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