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吁的写法
拼音:
注音:
ㄒㄩ / ㄩˋ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3
总笔画数:
6
五笔86/98:
KGFH
仓颉:
RMD
郑码:
JAD
电码:
0675
笔顺编号:
251112
四角号码:
61040
UNICODE:
5401
区位码:
5185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叹息:长~短叹。
  • 叹词,表示惊疑:~,是何言欤?
  • 英汉互译
    appeal, sigh
   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heoi1
    • 客家话:[客语拼音字汇]hi1yi1[梅县腔]hi1[宝安腔]ji1hi1[客英字典]hi1[台湾四县腔]hi1wu1[海陆丰腔]hi1wu1
    • 潮州话:u1ru6
    详细解释

    <叹>

    1. (形声。从口,于声。本义:表示惊怪、不然、感慨等) 同本义 [oh]
      1. 王曰:“吁!来!有邦有土,告尔祥刑。”——《书·吕刑》
      2. 吁!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  3. 王曰:“吁,来!…”——《史记·周本纪》
      4. 吁!是何言欤?——《法言·君子》。注:“吁!骇叹之声。”
    2. 又如:吁咈(表示不以为然之意);吁咈都俞(吁咈,吁俞。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见《书·尧典》);吁嗟(表示忧伤或有所感;表示赞美)
    汉字词性变化

    〈动〉

    1. 叹息,叹气 [sigh]
      1. 香车辗尽关山日,弹罢琵琶只自吁。——《明珠记》
    2. 又如:吁唏(吁嘘。嘘唏,叹息);吁气(叹气);吁嗟(哀叹;叹息);吁嗟(慨叹);吁然(感叹的样子);吁叹(叹息;哀叹);吁嘻(感叹)
    3. 吐 [breathe out]。如:吁呵(口中默念);吁吸(嘘气与吸气;呼吸);吁呼(指吐气);吁荼(谓散发出温暖之气);吁气(呼气,吐气)
      1. 云何吁矣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    4. 另见 yū;yù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丑集上》《口字部》 ·吁 ·康熙筆画:6 ·部外筆画:3
    • 〔古文〕����《唐韻》况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匈于切,����音訏。《說文》驚也。《玉篇》疑怪之辭也。《廣韻》嘆也。《書·堯典》帝曰:吁嚚訟可乎。《詩·周南》云何吁矣。 又留吁,赤狄別種。《春秋·宣十六年》晉人滅赤狄、甲氏及留吁。又省作于。《詩·周南》于嗟麟兮。《召南》于嗟乎騶虞。 又《集韻》雲俱切,音迂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����休居切。與噓同。《王充·論衡》猪馬以气吁之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����王遇切,音芋。義同。 《說文》本作吁。吁,字从口从亐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二》《口部》 ·吁
    • 驚也。从口于聲。況于切

  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  • 驚也。从口亏聲。況于切。五部。按此篆當����,說見亏部。
    English
    interjection 'Alas!'; to sigh

    2010-2025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