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聋的写法
拼音:
lóng
注音:
ㄌㄨㄥˊ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5
总笔画数:
11
仓颉:
IPSJ
郑码:
GMCE
电码:
5122
笔顺编号:
13534122111
四角号码:
43401
UNICODE:
804B
区位码:
3391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耳听不见声音:~子。耳~。发~振聩(发出的声音很大,使耳聋人也能听见;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,使他们清醒。亦作“振聋发聩”)。
  • 英汉互译
    deaf, deafness
   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lung4
    详细解释

    聾 lóng〈动〉

    1. (形声。从耳,龙声。本义:丧失听觉能力)
    2. 同本义 [deaf;be hard of hearing]
      1. 聋,无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  2.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      3.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,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    3. 又如:聋聩(耳聋或天生的聋子。比喻愚昧无知,不明事理);聋昧(耳聋目盲);聋瞢(聋盲)。又指聋子
      1. 发瞽披聋。——枚乘《七发》
    4. 愚昧;不明事理 [stupid]
      1. 郑昭, 宋聋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
    5. 又如:聋言(比喻遮蔽,欺骗);聋俗(比喻愚昧无知的流俗,就如有耳而无闻);聋昧(比喻迟钝、愚昧无知)。又指不明事理的人
      1. 一兴异论,群聋和之。——王安石《答曾公立书》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未集中》《耳字部》 ·聾
    • 《唐韻》盧紅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盧東切,����音籠。《說文》無聞也。《釋名》籠也。如在蒙籠之內,不可察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。又《宣十四年》鄭昭宋聾。《註》聾,闇也。《禮·王制》瘖聾跛躃斷者。《疏》聾謂耳不聞聲。 又葱聾,獸名。《山海經》符禺之山,其獸多蔥聾,其狀如羊而赤鬛。《註》葱聾,如羊,黑首赤鬛。 又《韻補》叶盧黃切,音郞。《易林》遠視無光,不知靑黃。黈纊塞耳,使君闇聾。*考證:〔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耳不聽五聲之和曰聾。〕 謹照原文曰聾改爲聾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十二》《耳部》 ·聾
    • 無聞也。从耳龍聲。虚紅切
    English
    deaf

    2010-2024 900查询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