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扶的写法
拼音:
注音:
ㄈㄨˊ
偏旁部首:
部外笔画:
4
总笔画数:
7
仓颉:
QQO
郑码:
DBOD
电码:
2105
笔顺编号:
1211134
四角号码:
55080
UNICODE:
6276
区位码:
2386
基本字义介绍
  • 搀,用手支持人或物,使不倒:搀~。~正。~老携幼。
  • 帮助,援助:~养。~植。~危济困。
  •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:~梯。沙发~手。
  • 姓。
  • 英汉互译
    help sb. up, support with hand
    各地方言集汇
    • 粤语:fu4
    • 客家话:[梅县腔]fu2pu2ku5[沙头角腔]fu2pu2[客英字典]fu2[陆丰腔]fu3[客语拼音字汇]fu2ku4pu2[宝安腔]fu2pu2[海陆丰腔]fu2[台湾四县腔]fu2[东莞腔]fu2
    详细解释

    〈动〉

    1. (形声。从手,夫声。从“手”,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:搀扶)
    2. 同本义 [support with the hand]
      1. 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
      2. 车至门扶。——《战国策·卫策》。注:“扶,谓下车。”
      3. 遂扶以下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      4.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    3. 又如:扶绰(搀扶,扶托);扶策(扶助,搀扶);扶掖(搀扶;扶助);扶挈(以手搀扶);扶将(搀扶)
    4. 扶持;护持 [support;shield and sustain]
      1. 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    5. 又如:扶树(扶持培植);扶舁(扶持;搀扶);扶舁(护持扛抬);扶倾(扶持倾危的建筑物);扶拨(扶持倾斜);扶卫(扶持卫护)
    6. 通“辅”。辅助;帮助 [assist;help]
      1. 扶,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  2. 若扶梁伐 赵。——《战国策·宋策》
      3.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,以扶善良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    7. 又如:扶政(辅佐政事);扶携(扶助提携);扶奖(辅助)
    8. 护送 [escort]。如:扶灵;扶柩;扶丧(扶送灵枢)
    9. 靠近 [be closed to]
      1. 数披其木,毋使木枝挟疏。——《韩非子·杨权》
      2. 秋蛩扶户吟,寒妇成夜织。——宋· 鲍照《拟古八首》
    10. 又如:扶疏(枝叶茂密,高低疏密有致)
    11. 攀缘 [creep]
      1.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纪》。注:“攀也。”
    12. 又如:扶服(伏在地上爬行);扶伏(伏地爬行);扶匐(伏地爬行)
    13. 勉力撑持[病、醉时的肢体] [in spit of;raise]。如:扶疾;扶羌(带病);扶同诖误(被牵连而做错了事)
    14. 沿,顺 [along]
      1. 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    15. 又如:扶向路(沿着原来的路)
    16. 通“浮”。在水上泛行 [go about in boat]
      1.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,以待战于 曲菑。——《管子·轻重甲》
    17. 通“抚”。抚养,培育 [foster;raise]
      1. 芒卯之妻五子,后母慈惠仁义,扶养假子。——《列女传》
    汉字词性变化

    〈名〉

    1. 旁,旁侧 [side]。如:扶枝(旁枝)
    2.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[solemn courtesy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]
      1. 拜,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    3. [量]∶古代长度计算单位。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[fourfinger width]
      1. 故上失扶寸,下得寻常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    《康熙字典》
    • 《卯集中》《手字部》 ·扶 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4
    • 〔古文〕��������《唐韻》防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馮無切《正韻》逢夫切,����音符。《說文》佐也。一曰相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護也。《郭璞註》扶挾將護。《論語》顚而不扶。《前漢·高祖紀》不如更遣長者,扶義而西。《註》以義自助也。 又緣也。《晉語》侏儒扶盧。 又州名。扶州在隴右,唐屬山南道。 又澤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扶柳縣註》地有扶澤,澤中多柳。 又姓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傳魯論語者,魯扶卿。 又《集韻》與芙通。扶蕖,荷也。 又與����通。大風也。 又《唐韻》甫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風無切,����音夫。《禮·投壺》籌,室中五扶,堂上七扶,庭中九扶。《註》鋪四指曰扶。通作膚。《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》觸石而出,膚寸而合。《註》側手曰膚,按指曰寸。 又幼小貌。《揚子·太����經》赤子扶扶。 又《集韻》蓬逋切,音蒲。與匍同。手行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一年》扶伏而擊之。《註》伏,蒲北反。《禮·檀弓》詩云:扶服救之。《陸氏音義》作匍匐,音同。 又《前漢·天文志》晷長爲潦,短爲旱,奢爲扶。《註》鄭氏曰:扶當爲蟠,齊魯之閒聲如酺酺,扶聲近蟠,止不行也。晉灼曰:扶,附也,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。 又叶房尤切,音浮。《陸雲·答兄詩》昔我先公,爰造斯猷。今我六蔽,匪崇克扶。*考證:〔《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》觸石而出,扶寸而合。《註》側手曰扶,按指曰寸。通作膚。〕 謹照原文兩扶字����改膚。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。
    说文解字
    • 《卷十二》《手部》 ·扶
    • 左也。从手夫聲。����,古文扶。防無切

  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  • 左也。左俗本改作佐。非。左下曰。手相助也。从手。夫聲。防無切。五部。
    English
    support, help; protect; hold on

    2010-2024 900查询 版权所有